昨天在我的一個會員群里討論關于: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很輕松地輸出?和客戶溝通的時候也是有理有據,層層遞進。而自己寫東西卻東一句西一句,硬生生地往下湊字,最后因為編不出來,或者邏輯不通而放棄。
其實答案很簡單,大多數人在創(chuàng)作時,習慣按照自己的腦回路去發(fā)揮,而忽略了先進的思維工具。就像你直接用手去檸一顆螺絲,雖然也能操作,但一定不如用改錐更效率,檸的牢固。
說到思維模型,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大堆難記的外國名字,其實我自己在思考問題和寫作時,常用的也就3個,模型這個東西是底層邏輯,不在于多,而在于用的方法。
一、黃金圈原則
黃金圈原則大家都不陌生, waht +how + why,但重點在于你如何去使用它。
比如芷藍一般會把這個原則應用到寫作、思考問題和溝通這3個場景中,一開始有可能會覺得思路不限制了,但只要用熟了,你就能對這個原則就行無限擴展。
1、寫作
我可以肯定地說,只要是新媒體文章,無論它的標題是什么,無論它的篇幅有多長,核心框架都是黃金圈。舉個例子,大家經常在公眾號、知乎或者知識星球上看到各種網賺復盤的帖子,這種文章已經被模板化了。
第一段,通常寫的都是:大家好,我是xxx,我通過xxx項目實操賺到了xxx錢,今天我將會用xxx字的復盤來給你把這個項目講清楚,如果你想通過自媒體賺錢,或者正在做這個事,不妨看一下。
第二段,接著開始介紹這個項目到底是什么?它的變現邏輯是什么?我是怎么想到做這個項目的?
第三段,一般就是展開寫到底應該怎么操作這個項目?遇到的了某某問題,應該怎么去解決?我做這個事情都得到了哪些收獲等等。
看到這你就明白了,其實作者的寫作思路就是:你為什么要看這篇文章?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?我是怎么完成這件事的?
雖然他的標題不會這么直白,但是內核邏輯就是黃金圈,只不過你可以根據寫作的平臺和場景去改成不同的文字而已。
2、思考
現在想想,4年前我在成立《玩賺新媒》這個社群時,就因為還不知道黃金圈原則,所以踩了不少坑,繞了些遠兒,少賺了不少錢。
后來,當我用這個模型重新思考時,社群的定位瞬間變得更加清晰,我知道了自己要為誰提供什么服務,做這個社群的意義是什么,以及在這個定位下,我應該制定什么運營策略。
無論你是創(chuàng)業(yè)還是做副業(yè),只要當你決定去做某件事情之前,都應該問問自己:我為啥要做這件事?這件事的本質是什么?我應該怎么去做?
你會發(fā)現,很多之前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,都禁不住這三問,很多之前讓你腦袋一熱,有沖動的想法,其實都是表象。
3、溝通
之前寫了一篇文章,說的是自媒體人應該具備哪些“軟技能”?
這些軟技能可以幫助你到中年時,不會被團隊和公司拋棄,可以幫助你在創(chuàng)業(yè)時更好地協(xié)調人際關系和渠道資源。
而溝通能力,就是一個最重要“軟技能”
在我看來,無論是與家人溝通晚上吃什么,還是與朋友溝通明天去哪玩,或者說與Boss溝通怎么漲工資,本質上都是在把自己的意愿通過一種科學的方式傳遞給對方,然后讓對方同意。
舉個例子,馬上要到五一勞動節(jié)了,你和男朋友溝通去哪玩,他想去武漢,你想去成都,這時怎么辦呢?
根據黃金圈原則,你應該由內而外地去說服他。
你可以先告訴他,自己為什么要去成都,比如想和他牽手走在小酒吧街,感受一個城市的浪漫,比如成都是自己的最渴望宜居的城市,想去看看我們多年后要生活的地方,比如成都是你第一個奮斗過的地方等等。
然后你可以告訴他,去成都非常方便,做高鐵,做飛機,或者開車去要多長時間,到了成都后應該住在哪,有什么酒店,以及各種交通購物的方式等等。
最后你再說說如果去成都,現在應該做什么,而且這些東西你已經準備好了,不需要他再收拾,拿好包就走。如果說完這一些都不管用,你再發(fā)牌氣也不遲,哈哈。
評論0